多愁善感的近义词(聊聊与生俱来的感性——试论多愁善感的后想力)

多愁善感,是许多人习惯用来形容自己下意识或浮躁心态的词汇,形容自己的感性过剩而常常引起焦虑和繁琐。其实,多愁善感作为一种人类天性,或者说后天形成的人类思维方式,它往往与一种被低估的思维力量—想象力密切相连,这种想象力和多愁善感都是前提认识其艺术价值、心理价值的重要因素。

多愁善感主要表现为对外界事物抱有感性认识,往往对自己或他人的某件事情,某种话语、某个场景等等容易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,时而喜悦涌动、时而悲欢交错。多愁善感之后,便是后想力的体现了,即我们常说的想象力。后想力是在多愁善感的基础之上延伸的产物,事实上,多愁善感最为核心之处也许不是“愁”,而是“感”,是我们的感性能量,是我们在认识和看待事物时所依赖的内在认知能力。从这个角度出发,多愁善感并不是我们需要摆脱或消减的,只有让多愁善感被“正确认识”并高度重视,让后想力自由延伸,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感悟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。

多愁善感是一个有价值的东西,不只是爱情里的日常,景色的美好等等生活点滴可以引起人们的多愁善感,甚至是可爱的小狗、美食的魅力也是同样的。多愁善感的情感特点是通过对事物的直接感受而产生情感变化,与理性分析不同,它不依赖语言的表达,但它更真实单纯、更有意义,就像是一盏路灯,照亮了我们走过深夜;就像是一场春雨,营造了四季的美好。最美的多愁善感,莫过于发自内心,它才真正被许多文化视为一则关乎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哲理。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