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源性休克(心源性休克:原因,症状,预防与治疗 )

心源性休克是指心脏输出量严重下降,在心脏无法维持足够灌注的情况下,导致器官和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,引起持续而严重的低血压和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综合征。心源性休克是上述情况中最为严重的一种,病死率约30%-50%。

心源性休克的症状包括:突发胸痛、心慌、气促、冷汗、晕厥甚至心跳骤停等症状。病情严重程度与患者年龄、身体情况、对心肌损伤的反应、疾病严重程度以及诊疗的及时性等因素有关。

心源性休克可能的原因包括:心肌梗死、心肌炎、心肌病、心脏瓣膜病、主动脉夹层、急性心包填塞、长期高血压、动脉粥样硬化、糖尿病等。而正确认识心源性休克的病因同样有利于预防其发生。

预防心源性休克的方法有:定期做心血管体检、合理饮食、戒烟限酒、积极控制血压、避免精神刺激。一旦出现心源性休克,应该尽早诊治。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方法包括:卧床休息、给予输液、使用氧气及支持性治疗(包括纠正血容量、纠正酸中毒等)、纠正心律失常以及控制病因等。

总而言之,经常进行心血管体检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及早发现和治疗心脏疾病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心源性休克的方法。

相关信息